跳至主要内容

博文

目前显示的是 四月, 2021的博文

「下面进入玄学时间」

如果常看国内的音频媒体或是音频设备的体验视频,想必这句话是再熟悉不过了。音响效果体验的主观性本身确有其事,但毕竟这是有一定参数支持的,好听就是好听,难听就是难听,通过贬低自己反复强调自己的主观,得到更少的批评,可悲。 连在这种问题上都要追求所谓「求生欲强」,可悲。

流行文化削弱大众审美

  原定题为「流行音乐削弱大众审美」 但突然发现大众审美能力的降低不止关于「流行音乐」,而是它隶属于的「流行文化」。所谓「流行文化」,我的理解是它可以被分为两种,第一种是「迎合观众的美学」,第二种是「一种由于自身某种出色的特质而走入大众视野的文化」,但后者作为一种「流行」被人们认识是罕见的,故本文所讨论的「流行文化」指前者,后者以「经典文化」代称。 即使标题做了改动,但只是为了让本文寓于普遍性,不会影响什么,下面将继续由「流行音乐」与「古典音乐」做切入。 现在的流行音乐,简直就是「井喷式」地增长,制作音乐的门槛越来越低,爆红少女 Vicky 甚至用手机 App 制作出了卖座的音乐。人人都是音乐家,人人都想做出令大家感动或是振奋的音乐。这好吗?这好,也不好。在我的认知里,「音乐」,正如生活中的某些领域,应该是一个相当垂直的东西,它应该被交给「专门人」做。由「非专门人」做出来的东西,质量总是参差不齐的。倒不是说「专门人」做出来的东西质量都一样高,只是他们都达到了一个基准线,自贝多芬后几乎没后哪个大音乐家的交响曲超过九部,这是时间的限制,也是古典音乐这一品类「专门化」的过程,这是质量的体现。 「非专门化」带来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:它总是在迎合观众的审美,观众听爽了,「音乐人」也就高兴了。但人的审美是需要培养的,只是迎合他们现有的审美,这样,整个社会的审美能力当然不会有提升。听众喜欢的旋律,那就在重复一遍吧。 ??? 而「经典」或者说「古典音乐」的音乐家们是在创造美。他们一般没有生活上的压力,即使是不工作也可以过的衣食无忧(当然不可能真的不工作),这就意味着音乐家们几乎是按照自己的好恶去创作作品的。当然他们也可能需要迎合雇主(贵族们)的喜好,但这并不是古典艺术家们创作的常态。不可否认,他们的创作较之流行音乐更有个人精神。 最后一个问题:音乐有高低吗? 答案是有。不管人们怎样争辩,这个问题的答案始终是「有」。无关尊重,只是铺陈事实而已而已。 正是这个人人都可以当音乐家的时代,高产变成了一种对音乐人的要求。「流量」和「曝光率」变成了取代质量的,作为第一评判标准。当然也有真正潜心研究音乐的艺术家,但是作为一个「音乐人」的水准确实不及古典艺术家的,后者谱写的是鸿篇巨制。区区三五分钟的音乐又能够表达什么,无非是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产物罢了,一遍又一遍重复着令人作呕的

疲软对待一切?

  我很有感触,村上春树在《海边的卡夫卡》中写的琼尼·沃克对中田平静罗列因果。到底是我来杀猫,还是你中田来了结我,这在我看来不是一种威胁,而仅仅只是一种选择。琼尼·沃克将其比作是战争,我认为战争的残酷性来源于过程,而远非结果。两国开战,总会有输的一方,如果早就知道结果,大家还会这么拼命吗?但显然,根据近年的科学技术,「早就知道结果」这种事是做不到的。战争也有属于它的魅力,奋战的魅力。   出于未来结果的不可知性,人才会奋战。

关于劳动的一点思考

   人们通过「劳动」取得报酬,或者说是一种「劳动」的对等物,这好像已经内化成了一种常识或者本能。我的主张是:把报酬或者是这种对等物想象成一种「好东西」,得到了它就会有满足感。当然大家都是这么想的,但是人们总是把这种「对等物」想象成一种「交换品」,而「报酬」一词就恰恰体现了这种想象,因为这个词包含回报的意思。但是应该是这样吗,我认为不。「劳动」与「报酬」不应该是交换的关系,而仅仅是一种因果关系,即劳动是取得报酬的方法。   在鲜有持上述观点的人的语境下,人们总会错误估计自己的价值,或者说,错误地理解自己「劳动」所交换的「对等物」的比率。但往往事情都有特例,也许你也能举出不少,最显著的一个例子就是「炒股」。多数人在炒股这件事上花费了难以想象的注意力和时间,但是在尝到甜头后却依然乐此不疲。「炒股」当然是一种劳动,但在这整个过程中,人们几乎没有在意上文提到的那个「比率」的影响。这就表明,没必要活的那么累,努力工作来「赢得」报酬,这就是全部。 >  时间是最宝贵的东西,而购买时间的最好方法就是停止工作   有了上文思想的加持,能不那么糟心地工作,也能在适当的时候放松自己,收复美好生活。